地名传说滦南县绳各庄村的传说澎湃

<著名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出生地,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如今已是拥有多口人的大村。尽管村里有“成”、“金”两大姓氏,而村名中却连一字没沾,全村更没有一个姓“绳”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个历史渊源。

据《滦南县地名志》记载,明朝永乐二年()秋天,从山西山后陆州往河北滦州(今滦县)一带过来一批移民。其中有成姓、金姓表兄弟两家人,落户到滦州西南30公里的一个沙荒地带。这里虽然土质瘠薄,但地广人稀,有许多可供开垦耕种的土地,并且不远处有一条常年流淌的青龙河,可供饮水和浇地。于是,两家人就在这里盖房垒灶,和谐地生活下来。由于成姓人为兄,金姓人是弟,经协商,把村名定为“成家庄”。

斗转星移,光阴迅即,成家庄的表兄弟两大家族,在这里一晃就过了数百年,人员逐渐增多,村庄越来越大,成、金两姓的亲情关系也逐渐疏远起来。尤其是经济上发展不均衡,两姓之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争论不休,摩擦不断。特别是在村庄的名称上,两姓民众更是经常发生冲突。随着金姓的富户增多,他们认为,以“成”姓为主的“成家庄”,已叫了好长时间,这不公平,应该换成以“金”姓为主的了。于是,没经“成”姓族人同意,就将村名改为“金家庄”。金姓人这样一改,成姓人自然不满意,怎奈人家有财有势,无法抗衡,只得作罢。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姓族人经济衰退下来,成姓人又占了上风,于是也没和姓金的人商量,又把村名改了过来,重叫“成家庄”。

一个村庄名字,几经折腾,两姓家族冲突不断,大打出手的事时有发生,直弄得村内人心惶惶,生活和生产受到严重损失。这一情况,被当时一个叫做“联庄会”的群众团体得知,他们派员前来调查走访,很快了解到村里不安定,多是因为争夺、改变村庄名字所致。用什么方法让这个村庄团结起来呢?联庄会长为此绞尽脑汁。这天,他走到村子旁边,发现有几个人正在打青麻绳子。只见两边的人们各拿一绺青麻,然后一起用劲搅动,待到一定程度,将两绺青麻往一起一拧,一条长长的麻绳就形成了。看到这里,会长深受启发,一个对“成”、“金”两姓都不伤害,又有利于和谐相处的村名跃上心头,就叫“绳家庄”!他把全村人召集在一起,将“绳家庄”的村名一公布,很快就受到成、金两姓族人的赞同。人们欢呼雀跃,有了这样一个好村名,再也不用担心相互吵闹、打斗了。

事情果真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两姓族人和睦相处,往来密切,日子红红火火。“家和万事兴”,村子何尝不是如此?难怪到后来,绳家庄诞生了驰名全国的评剧圣人成兆才。

“绳”,是团结的象征,是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标志。如果两姓家族乃至更多的家庭和民族,都像绳子这样,心心相印、目标统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必是一派繁荣昌盛、幸福安康的景象。

作者:张浩洪

原标题:《滦南县绳各庄村的传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nanzx.com/lnxfc/175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