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占连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散布着数以百万计的村落,有的叫庄,有的叫屯,有的叫坊,有的叫铺,其命名的规律是:屯寨边远县,官庄连成片,铺堡伴驿道,集镇店相连,作坊挨市镇,小庄星满天。冀东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平原,又濒临渤海,地形复杂,村名亦奇特。以口为例,北部的山口有喜峰口、冷口、潘家口等,南部河口有黄瓜口、木瓜口、新开口等。南部还有清代圈地运动造成的遗址,称旗地,如董家圈、肖家圈等。玉田县有条沽河,附近村庄称为沽,如窝洛沽,宁河县有汉沽等。庄:从东汉起,封建社会的皇室及官僚、地主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并设有庄园组织。到了唐、宋、明等朝代时,庄园又分为官庄、皇庄、官僚地主庄园和寺院庄园,如乐亭庙上村的“京东第一皇庄”崔家、滦南的薛官寨等。后来为了经营方便,大庄园主又把大量土地分成许多小庄,分别租给佃户或雇工耕种,并以庄为其名称,流传至今,如乐亭井坨十三庄,大部分土地是官僚地主宋家的,刘石各庄都是刘家的佃户。寨:我国村名中的堡、坞、垒、营、寨等是历史上以封建宗族为核心而建的武装据点,如丰润的左家坞、乐亭的马头营、公官营、何官营、新寨等。至宋,寨又称为边远地区的军事单位,或是豪强地主勾结官府镇压农民起义的组织。屯:汉代以后,为了补充军队给养的不足,开发某一地区的生产力,产生了军屯、民屯、商屯。由于屯田的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大、耕作方法先进,故产量较高。我国许多省份以屯命名的村落大都有“一溜十八屯”之说,如吉林省长春就有大屯、孟家屯、陶家屯等庄,丰润县有新军屯。坊:唐代就已出现,为规划的住宅区。宋、明时,官宦豪富在交通要道设置了马坊、榻坊等。明代后期,又出现了磨坊、机坊、酒坊、油坊、纸坊等手工作坊。冀东有唐坊,是以坊命名的村落,多是在唐代以后出现的。集: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农村便出现了定期的集市,又因集发展为市镇,所以集镇店的出现,便相沿而成,如昌黎、迁西都有新集镇。许多以店命名的村落,多是集镇所在地,如乐亭徐家店,紧挨汀流河镇。有的店发展成镇,如迁安的杨店子、赵店子。驿、铺、堡:元代每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急递铺”,与驿站相辅,用以传递军政紧急文书,如迁安的沙河驿、乐亭中堡。堡又称“补”,堡子是围有土墙的意思,乐亭有刘家铺、董家铺等。清代,农村修有很多寺庙,村落以寺庙为庄名。乐亭有郎君庙、双庙、马神庙、吉祥寺等。有临河的地方,以河为村名,如西河漕、勒柳河、庞河,汤家河、汀流河发展为镇。在九河下哨,有洼地,如冯家哨、波浪口等。平原地有高冈的村落定名冈,如杨冈子、刘崖、张美崖、黑崖(音甲)。昌黎有赤崖。海滩附近村落,定名滩上,如贾滩上、王滩、王道滩、赵滩。河边多沙坨,村名定名坨,如双凤坨、大黑坨、庄坨。北部山区迁西县,很多村落以山水等地理环境命名。比如以山为名的有宝龙山、至山庄等;以峰为名的有长岭峰、二道峰等;以峪为名的有东荒峪、城西峪等;以梁命名的有脖子梁;以崖命名的有钓鱼崖、擦崖子等;以山岗命名的有东岗、西岗等。乐亭有不少与唐王征东有关的村名,如救君阵,也称救阵;迁西也有个汉儿庄,也称汉马营,那里有张士贵的总督府,是唐王征东的遗迹。长城有关隘,迁西有龙井关、铁门关等,秦皇岛有山海关等地名。未开垦的荒草甸,以甸为名,如高甸、曹妃甸等。乐亭有古河镇,是曹操征乌桓开的运河,故称古河。乐亭有马城厫,是古代的仓厫,储粮处。
喜欢的话,请赏几枚铜板吧!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