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乡美文化ID:gh_fdf」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二季度征稿时间:年4月1日至6月30日
二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7月9日
“指尖政务”也是实事(杂文)
文/唐剑锋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地不断传来“为群众办实事”的好消息,很多过去不好办、办不了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指尖政务”,就是其中为群众办的一件实事。
“现在是真方便了,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全办下来了。”看着刚刚给身患残疾的儿子办下来的低保证,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街道的老低保户曾祥炳心里暖暖的。今年60岁的曾祥炳早就想给意外残疾的儿子办理低保,想起多年前自己办低保时遇到的繁琐流程,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办事打怵的人还真不少,他们是被来回跑腿、反复折腾、屡开证明弄得失去了信心。
曾祥炳一口气说出一长串亲身经历:“要跑银行查存款,跑房管中心开房产证明,跑保险机构查有无商业保险,还得查工资收入……”曾祥炳最后无奈地说,“我一个没啥文化的老人想想就头疼。”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后,街道民政和社会事务科的工作人员蒋燕找到曾祥炳,获得他的签字授权后,掏出手机,指导他在新的低保申请系统中一次申办,完成了所有核查家庭经济情况的程序。一段时间后,曾祥炳儿子的低保顺利办成。“指尖政务”是让居民感受到的实事,实事做不得假,也掺不得水分,贵在为民便民,贵在让居民群众感受到实用好用。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说的有多好,而是做的有多实。实事贵在一个“实”字。“实”就是好,就是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就是转变作风,就是改进工作方法,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就是为群众着想,就是群众嘴里说的实事。蒋燕说:“‘指尖政务’要彻底便民,关键是要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核心是放权。”蒋燕说,过去房管部门、银行、保险等各个单位的数据信息都不互通,一个部门一个,甚至一个部门内不同的工作就有不同的App,群众还得一个个跑,一个个填。“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说必须跑的腿,也不让群众跑,政府部门为群众跑。
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问题,总是让群众操心、烦心、揪心,甚至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党史学习教育,就是针对这样的事,解决这样的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好手段,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学习党史,提高了思想觉悟,才能站在群众角度,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让问题得到解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心”,是公仆之心,为民之心,对党对人民忠诚之心。
有了公仆之心,为民之心,对党对人民忠诚之心,你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于是,无论任何问题和困难,都难不倒你;于是,你就会在为民惠民便民问题上拿出一些实招;于是,你就会有一种紧迫感,要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个个解决掉,解决好。“为群众办实事”没有止境。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街道办公室主任皮文静说,目前,群众最常办理的城乡医保、养老保险、开具准生证、失业登记等都可以在一个平台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皮文静说:“大数据、智能化是方法,只有坚定便民为民信念,才能用好这些方法,获得群众点赞。”要让群众办事无堵点,要让群众不再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们还有很多思想觉悟要提高,还有很多作风要转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遥远的路程要走。尽管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但问题会解决一个少一个,难事也会解决一件少一件。
新问题新矛盾,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需求变化不断出现。但只要不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始终坚持便民为民信念,“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就会不停歇,不打烊,永远在路上。有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有两个问题解决一双问题,这样为人民服务,才能温暖人心。
审阅:吴秀明
简评:通过实例阐述“指尖政务”给百姓带来的便利,反映了现在社会党员干部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崭新面貌。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唐剑锋,汉族,常用笔名梁新。年5月生,河北省滦南县人。现任唐山市杂文协会党支部书记,唐山市杂文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任河北省滦南县杂文学会主席。年开始杂文创作,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论坛》《杂文月刊》《中国青年》《党建》等市级以上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杂文作品余篇。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