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梦雪、王海昭家庭
家风家训: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她们夫妻互敬互重、互相扶持、互相包容,亲子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共同成长。她丈夫在工作之余自学CAD画图和装修技术,她在带宝宝的同时也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日子虽然艰苦,但两人共同努力奋斗的过程却是幸福的,最终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丈夫有了自己的生意,她也考上公务员,为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更为坚固的物质基础。孩子奶奶前几年被确诊为乳腺癌时,她更是放下年幼的小孩,医院和家庭之中,既照顾婆婆的生活又开导婆婆的心理,在她们夫妻俩的细心照顾下,已经完全康复顺利度过了五年复发期。她们家庭倡导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注重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王振星、孙志峰家庭
家风家训: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受奶奶的影响,王振星夫妇对家庭家风的理解不仅仅在于自己的身体力行,更在于注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她们曾花光所有积蓄,贷款购买一处小房子,只为让劳累半生的公婆安享晚年;她们曾言传身教,教导儿子要学会帮助他人;她们曾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女儿的不足,并耐心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们更注重的是对孩子的陪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读书方面。每天坚持睡前给女儿讲绘本,因此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的孩子要强。虽然陪伴在别人看来很容易,但是想要长期坚持下来可不简单,而王振星夫妇就在无数个光阴里践行了他们自己的初心。她们会在平时生活中严格要求孩子,在家中,孩子们只许看书,不允许玩手机,她们也会在平时生活的小事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虽然她们是一对平凡的父母,但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最普通家庭的爱,用行动践行着爱的真谛。
李志刚、鄂金兰家庭
家风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治家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丈夫李志刚是李营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两委班子艰苦奋斗,带领党员群众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经过八次产业转型,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元增长到7万多元,翻了多倍。他的辛勤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妻子鄂金兰一直在家务农,但她深知丈夫的辛苦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一直无条件的支持着他,把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知道丈夫有心整治村内环境,她率先带头把房前屋后打理干净,做出了表率。家里两个孩子在父亲李志刚的影响下,热爱学习,毕业后,大女儿现在是一名乡镇干部,每天奔走在乡间地头,处理群众琐事,建设美丽乡村,也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小女儿现在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把从父母身上传承的好家风,在言传身教中传承下去。这样一个四口之家,温馨和睦,相互理解扶持,他们在身体力行,用热情去为人民服务,是真正的最美家庭。
闻春艳、姚赟家庭
家风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闻春艳家庭是一个六口之家,上有公婆,下有儿女一家人相处融洽,其乐融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她家做人做事的原则。丈夫工作经常是白班夜班一起上,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她主动挑起了照顾家庭的担子。有了她的支持,丈夫工作非常出色。婆婆患有腰椎疾病并做过手术,她总是小心照顾。要是发现哪里不舒服,医院检查。结婚二十年从没跟公婆吵过嘴,红过脸。婆婆逢人就说:“我这们这媳妇啊!比闺女都亲!”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带着,从上幼儿园了开始,大多是她接送,做饭、陪孩子,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事。二十年来,搬过两次家,不管到哪儿,从没与邻居吵过架,邻居有事儿她们两口子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忙。在她们的影响下,孩子也乐于助人。
毕晓菊、王凌家庭
家风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毕晓菊夫妻在百忙中不忘对儿女的用心教育,现女儿是一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儿子是一名高中生。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源泉,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教育者,他们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榜样的正能量让儿女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夫妻经常阅读和开家庭会议,帮助孩子们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学习知识不局限于课本,在生活中也更容易与别人交流,学习更自信。在生活中,夫妻二人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和想法,不仅关心其身体成长,同时更关心他们的心理成长,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给予儿女满满的正能量。
王秀芝、汪金贵家庭
家风家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王秀芝任支部书记期间,为村民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两大难题。一是把打了几次也未能打开的水道打开了,方便了村民出行,水道多年未能打开,难度可想而知,当时铲车到她弟家门口时,弟媳躺在铲车前嚎啕大哭。王秀芝对弟弟说:“赶紧把你媳妇抱走”,一句话说的掷地有声,,想闹事的都后退了步,小声说:“还真是铁面无私啊”。就这样水道顺利打开了。群众欢欣鼓舞,无不竖起大拇指。第二大难题是批宅基地,那时有22户批房户,宅基地批不下来,因为人人都想占好位置,而好位置是有限的。她一上任,首先选出了代表,大家商量解决办法,又从22户批户中选出几名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为了公平、公正,采取了抓阄的方式。当日,村里的混混找到家里蛮不讲理地说:“有史以来,批宅基地都是村干部亲点,到你这为啥抓阄”?王秀芝义正言辞地说:“二哥,我不能优亲厚友,抓阄是代表们拿出的意见,也是公平公正的,你有意见?要点就先给你安排在最洼的地方”那人无言以对只能灰溜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