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在照护失能老人。陈宁/摄
唐山市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老年人需求,瞄准养老痛点,进一步夯实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加快构建和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
陈宁/发自唐山
唐山市高新区世纪龙庭社区有一幢漂亮的建筑,在这幢建筑里,一些“老伙伴们”经常相聚,他们有的做健身理疗、有的下棋,还有的聚在一起唠家常,生活得很舒心。
这里就是仁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它位于唐山市世纪龙庭社区,社区内的老人步行三五分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居家养老服务。
9月底,记者在仁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在这里活动休闲的老年居民很多,有说有笑,很是热闹。
“这个居家医院、养老院、餐饮服务、慈善机构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洁、助急等‘六助’服务。”该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中心除了从事老年护理和日间照护外,还有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对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高新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是唐山市织密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为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唐山市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工程,提升专业化养老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20件民心工程,唐山市民政局印发了《年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新(改)建1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
唐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米文娟介绍,该局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民政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截至目前,今年提出的1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40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6个养老院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并评定星级养老机构64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一星级35家。
唐山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乔武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老年人需求,瞄准养老痛点,进一步夯实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加快构建和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充分彰显唐山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唐山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改革持续创新
养老院老人们在练习唱歌。陈宁/摄
据唐山市民政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年末,唐山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万,占常住人口22.81%。近年来,唐山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且60岁周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远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明显增加。
唐山市现有养老机构家(其中公办70家、民办家)、床位张。建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4个,实现街道全覆盖;建成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4个,覆盖50%乡镇;年年底前个社区将实现日间照料服务站(点)全覆盖;培育星级养老机构家。
年5月,民政部、财政部组织了第三批试点地区验收,唐山市被评为优秀等次,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万元。在年全省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考核中,唐山被评为优秀等次(市级),滦南县被评为优秀等次(县级)。
记者了解到,唐山市以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一是加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严格落实规定指标,新建居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加强设施规划审验,坚持将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列入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验,年以来,路南、路北区共有56个建设项目完成技术方案联合审查,累计配套建设养老设施面积2万余平方米。二是持续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民心工程”。从年起,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连续四年被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项目,年2月印发了《年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实施方案》(唐民字〔〕11号),年全市将新(改)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40个,培育星级示范养老机构10家。三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年3月印发了《年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实施方案》(唐民字〔〕21号),年内新增养老机构床位0张,改造康复护理型床位张,新(改)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个。
社会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