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南用改革力量破解沿海区域治理难题

                            

沿海强县,魅力滦南

滦南县地处渤海湾,海域面积.05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产品,滦南嘴东渔港是国家级中心渔港,南堡镇是1万多名渔民的主要聚集区。在渔业生产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直是最大难题,对此,滦南县坚持用改革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对海上综合执法展开了一系列行动。通过治理,渔业生产和经营秩序得到合法规范,治安、刑事案事件明显下降,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彻底根除,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四个转变”推动沿海综治改革

去年以来,滦南县将破解区域治理难题积极融入沿海区域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开展沿海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实施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并建立了区域协作、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确保南堡沿海区域长治久安。

记者看到,在滦南县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南堡沿海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中,实现了“四个转变”:

由“打”到“建”。对于沿海区域黑恶势力团伙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坚持边扫边治边建,既解决涉黑涉恶突出问题,又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

由“散”到“聚”。针对沿海区域执法主体多、执法权限不明、执法范围不清等“多龙治水”现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海上综合执法队伍,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由“破”到“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积极开展沿海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实施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

由“放”到“管”。着眼解决沿海渔业生产和经营秩序长期不规范等问题,依法规范沿海区域集体发包程序和生产经营秩序,加强旅游船只、海上运输、油品销售、修造船等行业监管,保证依法有序生产经营。

多措并举落实平安沿海建设

治理过程中,滦南县坚持“优先解决突出问题”的方针,通过组建海上综合执法队伍、推进海洋管理区域协作、发挥渔民自治组织作用、构建海上治理智能平台等,多方面加强沿海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

组建海上综合执法队伍。由县公安局牵头,抽调渔政、海洋等部门骨干参加,严厉打击海上盗采、破坏网具、非法捕捞、抢夺网地等行为。自海上综合执法大队组建以来,共查处非法捕捞渔船15艘,涉嫌非法捕捞罪刑事拘留14人。

推进海洋管理区域协作。探索建立相邻沿海区域海上执法协商协作平台和联席会议、执法协作、警情会商等三项制度。通过加强与河北海警总队秦皇岛支队的协作,针对渔业生产阶段性特点,采取联合检查、交叉检查、驻守检查等方式,开展海上执法协作,针对沿海区域发生的各类重点警情及时会商处理。

发挥渔民自治组织作用。滦南县专门注册成立了渔民协会,由村干部和船组长担任管理层,主要职责是维护渔民合法利益,规范海上生产作业秩序,妥善民间纠纷。目前,渔民协会共吸纳会员名,有效调处海上渔业生产纠纷54件,消除治安隐患12起。

构建海上治理智能应用平台。开通“一警通”报警(举报)平台,探索海上边界划分、案事件取证等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海上执法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将沿海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雪亮工程”建设同谋划、同部署。目前,相关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海上治安防控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目标导向改革成果惠及群众

大力度综合治理下,沿海区域社会治安得到明显好转,当地群众生产经营秩序得到充分保障。通过海上执法力量的进一步整合与加强,执法大队接出警快速及时,效率明显提升。禁渔期非法捕捞现象得到明显控制,治安、刑事案事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沿海区域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彻底根除。今年以来,沿海区域共接到报警警情起,较去年同期下降25%。

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向好。沿海群众依法依规进行多种经营,渔业生产和经营秩序得到合法规范,提升了滩涂的综合利用率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能力,维护了良好的渔业生产秩序。今年禁渔期期间,县渔政部门接举报数量同比下降75%,办理行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向公安或海警部门移交案件数量同比下降87.5%。

随着工作的推进,群众法治意识逐渐增强。政府利用冬季休渔期和伏季休渔期,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进学校、企业等活动,组织专业律师、普法志愿者深入渔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大规模普法宣传活动7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多份,受教育群众达多人次,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明显增强。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原标题:《河北滦南:用改革力量破解沿海区域治理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nanzx.com/lnxxw/181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