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滦南县把实施商标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全力推动商标品牌培育、发展、创新,打造了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件,其中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1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河北省名优产品23种、服务名牌3个,品牌数量在唐山领先,是河北省品牌建设典范县。
打造富有行业特色的驰名商标群
滦南县宋道口镇素有“中国钢锹之乡”的美誉。滦南钢锹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历经近40年发展、变革,从最初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修理钢锹逐渐发展到全国最大的钢锹制造产业集群。该县鼓励钢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参加国际质量保障体系认证,开展产品自主研发,由单纯生产钢锹向高端五金园艺工具拓展,引导优势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落实商标注册便利化政策,并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靠品牌闯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全县钢锹五金企业达到家,拥有发明专利余项,研发新产品多种,有效注册商标件,培育出“根”“燕南”“军印”“燕洋”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全县年产钢锹及园艺工具2.8亿把,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85%和90%以上,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2亿多元。滦南县成为全国最大钢锹生产基地和出口聚集区。
该县钢铁产业也在品牌创建上初显成效,其中唐山盛财钢铁有限公司的“盛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角钢”获评河北省名牌产品,品牌价值达3.25亿元。品牌使企业成功转型、如虎添翼,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环保形势下焕发出新活力,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出口30多个国家,成为全国最大、品牌最全、世界知名的电力和船用角钢基地。
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标品牌
一是突出“质量兴农”,精心培育地标品牌。滦南将具有特有品质的大米、花生、海产品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组织成立了滦南县米业、花生产业、海产品加工等协会,指导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行业协会+农户+商标”成为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年,首枚“滦南大米”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填补了证明商标的空白,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大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品牌效应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更增强了企业的争创意识,全县米业快速发展,有效注册商标达到48个,实际年产量从改造提升前的年产大米8.3万吨增加到39万吨,增长%。年以来,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督抽检实物抽检合格率均为%,实现历史性跨越。年,“滦南海米”“滦南卤虾油”“滦南梁各庄花生”“滦南闵庄陈醋”4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继申报成功。年,滦南县花生产业协会申报的“滦南花生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全县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位。
二是突出“商标富农”,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建立重点涉农商标培育梯队,在具有特色产业的乡镇、产业聚集区建立了5个商标工作指导站,指导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全县农产品有效注册商标件,“青河沿”蔬菜、“番星”西红柿、“东路程宝”花生、“红鄉”草莓等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大放异彩,“海都”水产被指定为年冬奥会食品原材料备选基地。被誉为“河北蔬菜第一强镇”的姚王庄镇打造的“青河沿”特色品牌,以19.85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产品销往京津沪等大中型城市以及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创成“河北省蔬菜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品牌引领之下,全县瓜菜种植达到54万亩,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全县年产鲜菜万吨,瓜菜总产值超30亿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