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温暖的花开在心间
四四班(快乐之园班)黄思菡妈妈
当我看着眼前的小大人在书桌前悠闲地读着她新买的课外读物,不由感叹时光。转眼女儿思菡即将升入五年级,在抚育女儿的这十年里,点点滴滴、苦乐相伴。这十年中,孩子让我换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乐于为女儿改变,更乐于享受女儿带给我的各种变化和感受。女儿在我心中始终是一颗自由的星星,我要努力让她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而不是另一个自己。让孩子拥有一颗自由、纯净、豁达的心灵是我一生的责任。
让孩子生活在自理中,她将学会自律。思菡说起来应该算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关于学习,我从小就对她说,那只是你自己的事情,现在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学会的本领是为了更好地成就自己,和家长无关。可能是说的多了,思菡无形中改变了意识,从上一年级开始,我从不陪伴孩子学习,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孩子的自主性。在我看来,有时成绩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好的习惯和心态却会成就人的一生。现在思菡能够很好地独立完成作业,让我检查也是“毕恭毕敬”。每次考试成绩我一直对孩子保持不奖励不惩罚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在能力范围内我便会满足孩子,而不会单纯的因为学习成绩而奖励任何东西,我要让孩子懂得,成绩好只是应该做的,所有的努力也都是为了自己,希望今天的自理,能够使你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让孩子生活在宽容中,她将学会耐心。耐心需要容忍,所谓容忍,就是要做一个性情温和、思想豁达的人。我总是教育孩子,走进学校就是一个集体,当你有看不惯的人或事,或者有不可改变的事情,不要咬牙抱怨,而是先试着改变自己,再换个思维找出可取的一面,结果会令自己感到惊讶。希望我的女儿不要做一个锋利的人,因为往往在宽容中成长的人,才会有一颗宽容的心。
让孩子生活在友爱中,她将学会尊重。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尊重别人,便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在思菡成长的岁月中,我总是教导孩子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遇到事情要首先替别人着想,别人的需求同自己的需求同样重要。还记得在二年级时,女儿在学校被一名调皮的男生划破了手指。回到家后,我心疼地问女儿怎么流了这么多血,你没有告诉老师吗?女儿的回答让我吃惊:“那名男同学可能是下课着急出去玩,不小心碰到我了,再说了,养几天就好的事,如果全班50多名同学有事都找老师,那老师累不累啊?”听了这些话,我很是欣慰,孩子受了委屈没什么,能够尊重别人的不易才更加珍贵。
让孩子生活在分享中,她将学会慷慨。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给的习惯会跟随孩子一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孩子都成了家中的主人,贪婪又自私,其实这些都怪不得孩子,而是家长出了问题。在家里,我总是适时调整心态,很多时候在心中把自己当做孩子的“宝宝”,有了好吃的东西,就和孩子一起吃,于是她学会了与人分享美好的东西。遇到困难时,我主动向她求助,于是她学会了分享责任。真心希望女儿今后做一个慷慨的人,尽管是女孩子,也要像男孩子一样活得洒脱、释然。
养儿如修行,更是一种生命的历练。作为母亲,我愿与女儿结伴而行,共同成长为品德高尚、心灵豁达、乐善好施、从容淡然的人,让温暖的花一朵一朵开在心间。
与孩子共同成长
四四班(快乐之园班)张祖铭家长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的学习和进步。下面,就对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严”字当头,抓住教育关键期
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要求孩子要有爱心,爱国、爱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小学阶段,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
培养独立意识,锻炼自立能力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教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们迈出第一步,就会收获大大的惊喜。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收拾房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的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