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岳美中

人物简介

岳美中(/4/7~/5/12),又名岳钟秀,号锄云。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小岳各庄的贫苦农民家庭。从8岁起,靠父母东挪西借供其读了8年私塾。岳美中学习刻苦,四书五经皆能背诵。继之考入半费的滦县师范讲习所,17岁充任小学教员。他于教学之余,随乡居举人石筱珊先生学习古文诗词,获深厚的文史学基础。年,为赴梁任公王静庵创办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考,岳美中积劳成疾,肺病咯血,教师职务也被辞退。岳美中在养病中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乃购得《医学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着服药。经过年余的休养和服中药,肺病竟获痊可。他亲自体验到中医确能治病,于是决心钻研医学,自救救人。

岳美中先生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对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见解。倡导举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岳美中先生晚年曾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中医院内科主任、教授等职务,受到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爱戴,在中医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先生致学

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岳美中先生认为学习中医首先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先生认为如果能够对经典条文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那么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能熟能生巧,别有会心。此外,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对于日后的研究会大有裨益。

临证宁拙勿巧。先生认为对待疾病的症状要能做到“病”与“症”的综合分析,能够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被疾病表面的寒热虚实迷惑。立方遣药要讲究主次配伍,加减进退,不可默守陈规,死套古方。遇到疑难重病,更要格外心细,务求丝丝入扣,洽和病机。既要有临证分析,又要有事后总结。长此以往,疗效会渐渐提高。

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先生认为一个人从师学习的机会很是难得,但是在共事的同道中,学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人却有很多,只要虚心求教,皆可为攻错之石。做任何一种学问,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是没有的,自学,难免遇到思而不解,攻而不破的谜团需要请教师友,从师是为了求学问,在学问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架子。

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中医经典是古文字,和现代白话文距离较大,有辗转流传,版本复杂,字词驳错,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的功底,对这些中医经典著作就很难读懂,就算勉强读懂也很难深入了解。所以,要想对经典医籍的研究更加深入,就非得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的底蕴。但是,当今的年轻人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应当有目的的去学习,要有选择,不能人云亦云,要因人制宜。

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先生认为做任何学问都需要勤奋和持久,学习中医尤其如此。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从某个意义上说,医生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如果不认真学习,医术上不求进取,那就是对病人生命的不负责任。先生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主要: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绝无所求。如此方能勇敢无畏的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对待成败,才能无愧于心!

代表著作

书籍

《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岳美中医话集》等。

相关论文

《黄芪之应用及禁忌》《介绍火灸疗法》《方药用量在辨证施治上的重要性》《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点滴体验》《低热的治疗》《补法在老年病中的临床应用》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nanzx.com/lnxfc/161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