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良
我记得小时候在家中见过一本吴氏家谱,是用毛笔抄写在“毛头纸”上,“毛头纸”是家乡的人们对毛边纸的称呼,再用线装订成册的。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后面少了几页,稍微有些残缺。
摄影/吴学良据我的祖父讲,我们村中吴姓始祖名叫吴宗义,他来自一个叫和尚坨的村子,这本家谱是祖父及几名族中长辈一起组织续写的,因为当时没有留存下来的吴姓族谱作参考,这本家谱主要是根据祖坟中的碑文,再加上走访询问,一点点记录整理下来的。
摄影/吴学良至今回想起,在这份家谱的前面几页中,还有一首吴子玉的吴氏辈分排序诗,只是现在再怎么回想,也记不起其中的一句半句了。等我稍微大一些才知道,这位吴子玉原来就是吴佩孚,吴佩孚字子玉。秀才出身的吴佩孚是民国时期的军阀之一,不过他晚年不做汉奸,其气节还是值得称道的。奇怪的是,也不知道祖父当时是从哪里弄来这么一首排序诗,并且把它记录在家谱的前面。
祖父说,我们村即周各庄(今属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镇辖),村中的吴姓与和尚坨(今属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镇所辖)及吴庄(今属河北省滦南县司各庄镇辖)的吴姓均是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祖先,应该是有一份同根同源的族谱的。组织宗族人员统一续谱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村中的吴姓未能及时参加,结果错过了续谱的时机,现在回想起来不免感到遗憾。否则,祖父及村中几名族中长辈在整理记录这本村中吴氏家谱时,也不至于这么困难,并且留下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漏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吴学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勿要转载、盗取,侵权必究。欢迎收藏、转发分享!